环保越来越严,紧跟时代发展

最近一段时间,几乎每天都会接到身边开工厂朋友打来的电话,感情突然加深了许多。


倒不是闲聊天联络感情,而是遇到事情了。


01

国家「海陆空」全方位作战

督查通报结果令人大跌眼镜


就在上周末,一位南通启东做化工的朋友说自己的厂子被关停了,同时他在海门市的印染厂也被关停了。


他说最近督查组下来检查,地方的神经绷得很紧。我说你手续齐全,排放达标,怎么害怕了督查组。他半天尴尬的没说出话。(达标可能是个过去时了)


现在朋友圈里流行一句话:环保督查这次要动真格!


没错,这次督查的的确确是动真格,而且是「海陆空」(水、气、固废)全方位立体作战。


从生态环境部官网可以看到,从5月30日中央第三环保督察组进驻黑龙江开始,第一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已通报32起环境违法问题,所进驻的10个省区无一幸免,而通报结果更是令人大跌眼镜、触目惊心。



02

督察利剑高悬,排污方、环保公司、地方政府面临同一个棘手的现状


1. 时间紧迫


说时间紧迫可能不是特别准确,因为环保督查已经进入常态化,本轮的环保督查回头看只是一个开始。这也意味着从现在开始无论是排污方、环保公司、地方政府,都不会很从容的来处理治污这件事。


最近个地方的招标呈现了爆发之势,一个区级行政单位就可以轻轻松松释放数十亿的治污标的。之前欠的账,现在哭着也得还上啊。


督查组说来就来,来之即战,一点都不含糊!


2. 效果不仅要好,还得持久达标


为了迎接督查组的检查,地方的项目都非常紧迫,这让环保公司也非常被动,虽然能接到单但是留给自己的项目建设和调试时间都很有限。


另外还有一个更让人难受的点,现在很多项目不仅要垫资,后期回款不仅时间跨度长海面临的这验收及后期稳定达标问题等各种不确定风险。



03

形势紧迫,谁能充当关键时刻的「消防员」


面对随时都可能来临的检查,各地气氛都非常紧张,特别是最近接受大考的黑臭河治理,这个民众的感受最为直观,所以也是本次环保督查的重中之重。


污水处理的工艺有很多,能真正解决问题的也不少。但此一时彼一时,面对时间和效果这两大目标。很多地方都选择了上马MBR工艺,虽然一次性投入成本较高,但MBR的快速、高效和较小的占地面积等特点,让它成为此刻一名优秀的「消防员」。



特别是敏感区域内的现有城镇污水处理厂开始执行一级A标准;特备排放限值中要求处理出水COD浓度不高于30mg.L,SS浓度不高于5mg.L,意味着只有具备深度处理技术的污水厂才能达标,这让一直坐在替补席上的MBR企业获得了登场的机会。


中国的水污染过去大都是无机物的污染,现在都是有机类、难降解的有毒有害这类物质污染,而这也都是膜生物反应器的用武之地。


2003年以来,中国MBR膜的耐污染性、膜使用寿命、膜通量等指标都有大幅度提高,在市政污水处理领域的MBR工程项目,MBR设计平均膜通量从15年前的8~12L/㎡/h提高到15~25L/㎡/h之间,膜的使用寿命也从15年前的1-2年上升到3-5年之间。


最重要的是,膜价格在过去15年不仅没有提高,反而略有降低,考虑到过去15年中国的通货膨胀因素,膜价格几乎下降到15年前1/4左右的水平。


在此之前,我国污水处理应用的技术(包括氧化沟工艺、SBR法、CASS工艺、接触氧化法、曝气生物滤池工艺(BAF)技术)中很难看到MBR的身影。


就在2010年前,MBR在中国的应用规模较大的地区也主要集中在北京、江苏、广东及湖北等地。2010年后MBR的应用规模在不断扩大,应用的地域也迅速扩展到西南、西北及东北等之前应用较少的地方,向全国范围内扩大应用。


04

史上最详尽的环保落地执行计划

前所未有的产业机遇


上周,国务院制定了《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这其实就是一份针对十九大提出的生态战略的落地执行方案。方案里针对水气固废污染问题做了史上最详尽的执行计划,不仅有标准还有时间节点。


这对环保产业来说绝对是天大的利好,计划的执行最终都会反映到产业的产值增长上,公司无论大小都将不可避免的从中受益。


就在近日,浙江大幅度提高市政污水排放标准,对《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加严。提高了化学需氧量、氨氮、总氮、总磷等4项水污染物基本控制项目,其余控制项目按照GB18918中一级A标准执行。


最严的排放标准,最严的环保督查,最好的产业机遇。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取消
技术支持: 全企网
  • 首页
  • 电话
  • 留言
  • 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