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污水废气,堆粪臭气生物除臭方案本项目采用的是二级生物除臭处理法。第一级为: 水喷淋洗涤, 初步去除臭气中的 水溶性气味物质,如: NH3 、H2S,以及有机气味物质,调节空气的物理化学性质,如 温度和 PH 值。提高气体的湿度, 为后继生物过滤创造条件。经喷淋洗涤后, 空气的相 对湿度达到 95%以上, 保证滤层中的水分满足微生物需要。第二级为: 生物过滤, 池底 部分为布气空间, 气体从底部经布气板均匀的向上运动, 与具有一定湿度的填料充分接 触, 气味物质先被填料吸收, 然后被填料中的微生物氧化分解, 消除气味, 完成废气的 除臭过程。在降解过程中需要的有机碳素物质是由填料本身提供的, 因此, 填料必须既 要能及时提供碳素, 又要有足够的使用寿命。按配方生产的天然填料的使用寿命为 8 年 以上。 设计主要技术参数: > 气量为: 72000m3/h; > 总去除率:≥95%; > 环境温度:>5℃; > 滤层温度:>5℃。 生物除臭装置由生物滤池土建本体、湿化洗器塔、生物过滤填料以及自动运行电器 控制系统等组成。 1. 土建本体 土建本体结构详见生物滤池相关图纸。 2. 湿化洗器塔 用水对臭气进行洗涤, 去除能溶于水的气味物质, 同时改善臭气的性质(温度、PH 值和湿度),为后续的生物处理创造条件。 > 安装数量: 2 个; > 最大进气能力: 37000m3/h > 工作方式:逆流式; > 包括: 循环泵 400/4KW、水位控制系统、喷淋系统、冷凝水排放系统、风道系 统等。 从吸气塔的出口开始管道分 2 路通入生物滤池中, 包括的管道有通往各个滤池的主
风管以及每个滤池的配风管,都采用 PVC 管材,现场制作,方便灵活。 3. 生物过滤填料 选用天然材料-杉树皮复合填料, 复合填料层高 1.8 米, 初期滤层 1.9 米, 由于复合 填料本身是有机养分, 当过滤塔暂停运行时, 微生物可以利用复合填料的有机成分继续 维持生命活动。复合填料营养成分合理(N、P、K 等微量元素);吸水性好;自身的气 味小; 吸附性强; 结构均匀空隙率大; 取材容易; 使用寿命长; 供微生物生长的表面积 大;比重轻;安装置换方便。 4. 自动运行电器控制系统 用于对自引风机至生物除臭池的系统装置的自动控制运行。 > 安装数量: 1 台; > 外壳材料:涂漆钢板, IP54; > 控制:引风机,自动接通/关闭; > 循环泵:自动接通关闭; > PH 值:在线监测; > 电磁阀:自动开/关闭/自动; > 运行状态显示:运行/停止/故障报警; > 补充水采用自来水,流量为 1~2m3/d,利用管网压力,通过开闭电磁阀实现。
二、生物除臭设计计算说明
> 现采用湿化洗涤塔和生物除臭滤池相结合的除臭工艺,收集到的总风量为 72000m3/h; > 鼓风机压力为收集管网的阻力加滤池阻力,生物塔总阻力损失为 10kpa; > 生物滤塔表面负荷能力设计为 197.5m3/(m2 ·h); > 由此可得过滤池表面积为: A=72000m3/h÷197.5m3/(m2 ·h)≈365m2; > 复合填料的堆放高度定为 H=1.8m; > 填料的有效需要量为 V=A×H=657m3; > 则在 8 座生物过滤塔的填料体积为 657m3,该工艺对臭气的除臭率在 95%左右。
三、附言
臭味的处理方法有很多, 但经济实用的还属生物除臭技术。生物除臭技术的工作原
理是使收集到的废气在适宜的条件下通过长满微生物的固体载体(填料),气味物质先 被填料吸收,然后被填料上的微生物氧化分解,完成废气的除臭过程。 固体载体上生长的微生物承担了物质的转换任务, 因为微生物生长需要足够的有机 养分, 所以固体载体必须具有高的有机成分。要使微生物保持高的活性, 还必须为之创 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比如:适宜的湿度、 PH 值、氧气含量、温度和营养成分等。 环境条件变化会影响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因此在试运行时或改变工况时要考虑生物 过滤池会有一个适应期。 影响因素,生物过滤池的工作受以下几种因素的影响: 1、反应速度: 反应速度的快慢取决于气体成分的浓度和性质, 填料上的微生物种类、数量和活性, 温度,废气和填料的湿度, PH 值。 2、停留时间: 停留时间由体积流量、自然堆放体积和空池体积决定。 3、气味物质浓度。 填料选择: 生物过滤池的最主要部分时填料。 一种好的填料必须满足: 容许生长的 微生物种类多;供微生物生长的表面积大;营养成分合理(N、P、K 和痕量元素);吸 水性好; 自身的气味少; 吸附性好; 结构均匀空隙率达; 价格便宜; 腐烂慢(运行时间 长、养护周期长)。单成分填料一般只满足上述的部分要求,配方合适的多成分混合物 可以较全面的满足要求。常用的填料有: 干树皮、干草、纤维性泥炭或其它混合物。由 于填料本身是有机养分, 过滤池暂停运行时, 微生物可以利用填料的有机成分继续维持 生命活动。过滤池填料的堆放高度取决于所要求的停留时间和表面负荷。工程上填料高 度一般为 1.5~1.8 米。如果选择的填料合适, 工艺上能做到布气均匀、排除气流短路的 话,最低高度可为 0.5 米。经过几年运行后,填料的最终高度为初始堆放高度的 60%。 过滤池的表面负荷能力可达 200m3/(m2.h),一般选用 100m3/(m2.h). 工艺条件控制, 整个处理工艺包括收集和处理。为了避免气味源气味扩散, 扩散源 要求封闭,并使它处于负压状态。吸气量的大小可根据室内是否进人,按 2~8 次/小时 换气量计算,不进人或一般不进人的地方,空气交换量应为 2~3 次/小时,对于有人进 入、但工作时间不长的空间,空气的交换量为 2~3.5 次/小时,有人长时间工作的空间, 空气的交换量为 4~8 次/小时。在寒冷地区空气的交换量比较大时,要考虑防止冬天室 内结冰问题。
从气味源收集到气体被送到生物过滤池处理, 进过滤池的空气要求潮湿, 相对湿度 必须为 80~95%,否则填料会干化, 微生物将失活。为了防止过滤池被堵塞, 必须在空 气进入以前除去其中的小颗粒, 所以空气进入以前要进行水洗以提高湿度, 并去除灰尘 和分离油分。运行中要调节喷水量, 维持洗涤器中气体达到所要求的湿度, 用于喷淋的 水可以是自来水、厂区工业用水或者过滤池本身的渗水。 |